历学网 - 专注中国历史,讲述中国历史朝代的那些人和事
热门搜索: 杂说历史 娱乐八卦 稗官野史 近代史 夏商周 后宫秘史 古代皇帝故事 将相故事 民间故事 党史故事 成语故事 百家姓
您的当前位置:中国历史 > 清朝历史 > 雍正篡位是不是真的

雍正篡位是不是真的

时间:2018-05-14 00:13:00 编辑:中国历史
导读: 雍正真的篡位了吗?从雍正登上皇位的那一刻,关于雍正篡位的议论就不曾停止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雍正篡位的故事在民间演绎得越来越生动。野史中关于雍正篡位的说法总结起来竟然有

  皇四子胤禛,即后来的雍正皇帝,从他登上皇位的那一刻,关于雍正篡位的议论就不曾停止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雍正篡位的故事在民间演绎得越来越生动。野史中关于雍正篡位的说法总结起来竟然有五种之多。到底是哪五种呢?

雍正篡位是不是真的

  一:“雍正改诏说”。康熙皇帝本来是把皇位传给十四子允禵的,可是雍正却暗地里把诏书中的“十”字改成“于”字,这样诏书就成了“传位于四子”。

  二:隆科多改诏说。认为康熙刚咽气,隆科多赶紧从“正大光明”匾的后面,取出康熙密藏在那里的诏书,把“传位十四子”改成“传位于四子”。

  以上这两种说法,是百分百不可能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满语是清朝的国语,康熙的诏书不可能只改汉文,不改满文。满文是竖写的,把“十”改成“于”是不好改的。清代的用语规范,档案中凡写到皇子时,都要写成“皇某子”、”而不能写成“某皇子”。仅将“十”字改成“于”字,岂不是将“传位皇十四子”改成“传位皇于四子”。再说了,清代人写“于”字是用繁体“於”,而不是现在简体字“于”字,所以将“传位十四子”改为“传位于四子”,完全是凭主观的想法编造出来的。

  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康熙遗诏里写着:“雍亲王皇四子胤禛,人品贵重,深肖朕躬,必能克承大统。著继朕登基,即皇帝位。”仅从它的写法来看,改成“传位于四皇子”是完全不可能的事。

  三:隆科多改诏说的另一版本。隆科多是当时的步军统领。在康熙病重时,本来发了一道谕旨,叫远在西宁的十四子允禵紧急回京,要传位给他,可是隆科多把遗诏捏在手里,没有发出去。等到康熙皇帝驾崩,隆科多假传圣旨立了四子胤禛。

  这种说法同样不符合事实。皇帝在世时不宣布谁是继承人,只是把所选继承人的秘密谕旨写进诏书里,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,到皇帝死后才当众宣布,这种做法叫秘密立储。这种制度是从雍正朝才开始的。

  四:雍正投毒说。康熙在畅春园病重时,皇四子胤禛进了一碗人参汤,康熙喝了就归天了。

  说“雍正进参汤下毒”,由于康熙对医道颇有研究,曾经多次说过,人参对于南方人比较好,对北方人不合适。所以雍正要真想做手脚,也不会公然用进参汤这一招。

  五:年羹尧改诏说。年羹尧是当年的川陕总督,传说雍正的母亲曾与他私通,入宫八个月就生下了雍正。所以雍正是年羹尧的私生子,改诏的事是年羹尧干的。

  这种关于雍正是年羹尧的私生子的说法,更是无稽之谈。在雍正朝《起居注》中雍正明确的说过,事实上他比年羹尧还大呢。

  学者们对雍正继位问题的学术研究并没有停止。他们的结论又分成两种,一种认为雍正不是正常继位的,也就是说,雍正可能是篡位或者是自己立自己为皇帝的。另一种则认为雍正是合法继位。

  我们先看看,认为雍正不是正常继位的学者的说法。这派学者认为,雍正在康熙病逝前后,精心策划了篡取皇位的阴谋 。步军统领隆科多是雍正的心腹,当时他负责畅春园的保卫工作。在康熙病危昏迷的时候。雍正在隆科多的帮助下,伪造康熙遗诏,变相软禁皇子们,编造七位皇子和隆科多一起听到康熙口传遗诏的重要情节,乘机篡取皇位。

  这派学者认为,证明雍正合法继位的关键问题,是康熙皇帝临终前,是不是曾经诏见了七位皇子和隆科多,并且康熙给他们口授了传位遗旨。这派学者通过对相关档案研究后,得出的结论认为这个情节是雍正自己编造的。

  康熙的孙子弘旺所编《皇清通志纲要》和康雍时期肖奭的《永宪录》,是记载有康熙帝去世逝情况的两本私人著作,在这两本书中,都没有记载康熙皇帝临终前,召见七位皇子和下达传位遗旨这件事。

  康熙皇帝临终前,诏见了七位皇子和隆科多,并听到康熙的传位遗旨这个情节,是雍正自己编造的。因此,康熙的遗诏也不是真的。按照雍正自己的说法,康熙是在驾崩当日“仓促之间一言而定大计”的,这句话就说明康熙没有留下文字遗诏。从这两方面来看,现在保存的这份遗诏中,关于传位给雍正的内容不可能是康熙的遗愿,更不是康熙亲手所写,而是雍正与亲信们伪造的。

  雍正及其支持者们编造了康熙传位的情节又伪造了康熙遗诏,所以雍正坐上皇帝宝座之后,严厉惩处了包括允禵在内的一批自己的兄弟和前朝的宠臣,不是整死,就是打入大牢。收拾年羹尧和隆科多这样的宠臣,是为了堵他们的嘴,打击他的兄弟,是为了清算跟他争皇位的竞争者。十四子允禵是与雍正竞争皇位最主要的对手,雍正继位后,在回北京的途中,雍正将十四子允禵变相软禁了,并一直囚禁了十几年。


免责声明: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,仅供参考。若有侵权请联系站长,我们将尽快删除。
Copyright © 2018-2019 历学网 版权所有